我院师生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参加2021年度研究生高级研修班
时间:2021-11-10 22:00:00
11月9日,湖南省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2021年度研究生高级研修班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五楼会议室举行,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雄辉、科研处处长毕树沙,我校纪委书记郭时印、研究生院院长李海萍,911精产区一区一区三区党委书记李炳煌、副院长谭千保、研究生办主任林艳阳等出席开班典礼,湖南科技大学2020级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修。开班典礼由我校研究生院院长李海萍主持。
开班典礼上,赵雄辉对参与此次研修班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对我校911精产区一区一区三区举办研究生高级研修班予以高度肯定,并向在场师生简要介绍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历史沿革、组织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他指出,省教科院的职能较为特殊,重在围绕湖南教育改革发展出思想、出对策、出标准、出方法,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和参谋部作用,为推动湖南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他表示,省教科院作为省委省政府重要的“教育智库”,是“问题”“信息”“需求”的汇集地,此次研修有助于各位学员从中获得关于政策导向、实践需求、研究选题的宝贵经验。最后,他强调研究生只有学好知识、增长见识、增进胆识才能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才能产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郭时印代表学校作主旨发言。他表示,湖南省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我校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合作共建项目,研修班的顺利开班,体现了我校在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上的脚踏实地,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的紧密联结。一方面,感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对我校基础教育研究的指导和支持;另一方面,他希望在座的研究生明确研学的目的,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觉遵守纪律,主动与各位专家沟通交流,用心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全方位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研修课程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雄辉、教育发展研究所教育政策研究室主任蒋志平、科研处处长毕树沙、民办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雷芳受邀主讲。
赵雄辉作“教育智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首先,他以我国对内、对外各种类型的智库为例,对智库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开论述,指出教育智库是国家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他引用湖南省智库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对省级重点智库的基本条件、成果形式、建设方向等进行了详细解读。随后,他就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的目标定位、研究团队等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在座同学论文选题的实际需求,着重对“乡村教育”“义务教育质量”“课后服务”“特岗教师”“学生课业负担”等历年智库重要选题进行了深入解读。最后,他结合大量的现实数据和案例,针对研究生阶段积极参与到教育智库研究提出五点建议:(1)找到好的研究问题;(2)深入基层做现实调查;(3)做好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4)认真写出有特色的报告;(5)多途径让决策部门采纳。
蒋志平作“湖南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他分享了参与《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写的经历,沿着“回顾奋斗‘十三五’的五年跨越”“俯瞰新时代湖南教育的发展形势”“展望奋进‘十四五’”的脉络展开,全面回顾了党的领导下湖南省教育现代化体系的形成历程,指出当前世界教育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教育的特征、对象、需求和服务呈现出新特点。具体到湖南,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呼唤现代化教育支撑,面对新挑战,应重点聚焦“三项任务”——立德树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升“两个能力”——要素保障、教育服务区域发展,始终强化“一个根本保障”——党的领导,促进湖南教育事业转型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此外,他还就普职融合、编外教师、研究生教育布局、区域义务教育共同体等问题同在座同学进行了交流。
毕树沙作“从研究生到研究者——学会批判性阅读”的专题报告。他以“森林”与“兔子”的隐喻引入,阐明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进而提出研究者应具备的六种能力,其中发现真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批判性阅读是实现学用结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形式,是一种超越时空与不同范式研究者进行理智思维对话,逐步形成和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风格的文献阅读方式。关于如何用好批判性阅读,他以“一项瑕不掩瑜的非典型混合研究”为例,论述了理解、肯定、批判、发散、提升、评估和行动的批判性阅读的运用逻辑。最后,对于实现研究生到研究者的转型,他提出了五点建议:(1)形成真心全力助人即助己的认识;(2)葆有厚积薄发的心态;(3)聚焦于某个研究领域;(4)形成对研究成果的责任意识;(5)保持良性循环的研究状态。
雷芳作“教育科研应持有的思维模式”的专题报告。她从“红烧肉”的论文写作开讲,生动地论述了不同层次研究者的写作和思维模式。由此,她进一步援引事例,提出了在教育科研中研究者应具有的七种思维:一是双向的思维,即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事物;二是时间的思维,即历史地、发展地、现实地看待研究对象;三是空间的思维,即把握好事物在不同区域的适切性;四是身份的思维,即综合考虑因身份差异而形成的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五是同理的思维,即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位置理解事物;六是系统的思维,即“跳出教育看教育”的全局观;七是求新的思维,即包括求异、质疑、求真与笃行在内的推陈出新。最后,她勉励在座的研究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甚至在为人处事上,都要避免孤立、平面地看问题,努力形成立体的思维。
毕树沙对本次研修作总结发言。他回顾了四位专家的讲座内容,并期望通过此次研修,能让各位学员形成对湖南教育现状与趋势的感性认识,对如何选题和研究有所借鉴,对如何思维和成长有所思考,实现研究生向研究者的转变,真正进入到研究状态中去。
为期一天的研修班,安排紧凑、内容丰富、主题凝练,既有宏观的政策解读,又有微观的实践思考。参加研修的研究生普遍表示,经过此次学习,不仅扩宽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而且为自己接下来的学位论文选题提供了极其有益的思考,对如何把握好研究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据悉,为加强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确保创新基地建设取得实效,我院自2018年始,连续开办研究生高级研修班。
文/刘佳慧
图/杨科、林艳阳